理工要闻

【最美理工·人物】陈松:以青松品质育桃李芬芳

作者:吕湛湛 周蕾 颜超博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1年11月02日 10:40

 

下午六点,天色逐渐黯淡,实验实训中心的一楼大厅的灯亮着,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松娴熟地推着小推车穿过侧门径直走入淅沥的秋雨中,在轿车和推车之间来回搬运着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而准备的电子耗材。回到创新基地后,陈松先是整齐堆放好耗材,然后淡然地抖掉灰黑色衣服上的雨滴并笑着说这点雨根本没什么。

自2007年至今,陈松带领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物联网应用大赛、物联网+创业创新大赛、“挑战杯”等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3项、国家级二等奖10项、国家级三等奖3项、省一等奖近四十项。他探索建立的“437”创新训练模式,在全省高校形成较强的辐射效应,相关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的确,相比于15年间遇到的风风雨雨,这点小雨算不了什么。

 

雪压青松,青松挺直

松,坚毅不拔、勤俭建业。人如其名,陈松着实是一个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人。

2007年他带领团队顺利拿下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2009年又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初测省一等奖收入囊中,一路绿灯。比赛的宝贵经验为将要参加2009年电子设计竞赛国赛的团体提供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驶往武汉大学竞赛点的途中,面包车载满了欢笑和势在必得的信心;而在返回学院的路上,面包车充斥的却是沉寂和灰心丧气的懊丧——没有拿到国一。万般失落涌上陈松的心头,但是面对学生们落寞的神情,他换上了一惯的笑容。

2020年,陈松带领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一等奖

 

回到办公室后,陈松用手指按压着两眼内侧的睛明穴,学科竞赛这条路是继续走下去?还是另寻他路?继续走下去会走多远?路上会发生什么?……无数的问号铺天盖地地扑向陈松,日头渐渐暗下去,黑暗暂时笼罩在他周围,而当时的陈松仍旧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不知道这是岳阳哪个学校,居然可以做得这么好,像是国防科大做出来的一样”,2007年电子设计竞赛时长沙理工大学初测现场的惊呼声,让他猛然想起了国防科大库教授说的这句话。“就是这么一瞬间想明白了,我在心底告诉自己,一定要带学生拿到国一。”陈松那一刻像孩子一样兴奋地拍着桌板。

自2007年至今,陈松带领团队指导学生先后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物联网应用大赛等

 

“陈老师打比赛时很少休息,每天就缩在折叠椅上睡两个小时。”对于陈松而言,这就是他比赛时的常态化操作。“我们就是一群学习‘疯子’,这群‘疯子’聚在一起,总要干一点事。”就是他口中的“这一点事”让他带领学生一举拿下2011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在2020年还被邀请参加模拟电子系统邀请赛,这项比赛的受邀对象主要是设置了电子信息或电气工程本科专业,并且列入国家“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计划的普通全日制大学,以及部分在电子信息或电气工程专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或较强专业特色的其它大学,48所大学组成的激烈赛场里,陈松带领的学生团队以破竹之势代表我校以C题第一名获得全国一等奖——这也是五大联赛下注·(中国)官方网站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TI杯邀请赛国一的领奖台上。

从一开始的“一定要拿到国一”到后来的无数次与学生捧着证书在镜头前合影,他实验室里电脑上密密麻麻的竞赛问题分析,心得感悟就这样默默地见证着这棵青松是如何地舒展腰肢,又是如何在皑皑白雪中透出那顽强的绿来的。

 

渐出蓬蒿,不忮不求

陈松从实验员、讲师到副教授,如同青松托根广路,陈松的根便是背后二十多年的坚守和忘我的执着。

他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操能力,一直遵循“理论先行”原则。“上陈松老师的理论课一点也不轻松,因为课上内容总是涉及到很多面,书本上有,书本外就更多了,但是不得不说一堂课下来,的的确确收获不少”,学生们对陈松的课可谓是“又爱又恨”。

正如在国防科技大学分享经验时提到的模块积累那样,陈松非常注重学生们的积累。“模块可以比喻为砌房子的砖头,碎石子难砌房,砖头砌房快。或者可以将其比喻为板房,模块就是板材。”除此之外,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437”(4硬3软7方向)创新训练教学体系。他鼓励学生学好硬件课程和软件课程,并把所学灵活运用到无线通信、应用软件等七个方向。

陈松经常与学生进行课后互动、谈心谈话,当学生的“知心朋友”

 

提及工科生,大多数人眼前都会浮现出埋头苦干,不善言辞的形象,而在陈松的学生似乎却并不符合这样的大众认知。不仅了解学生们与专业息息相关的知识需要,陈松还细心地发现了工科生对语言表达提升的需要。上课之余,他组织学生办讲座,鼓励学生做演讲,让学生面对面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们在和电路交流之余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15年前,陈松牵头组建大学生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基地,着重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为了让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院的100余名学生便于管理和培养,经自己长期研究探索后总结出了一套以“协作+竞赛团队训练”“预演+监控任务驱动”“传承+创新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15年来,创新基地搬迁了一次又一次,创新基地的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不变的是陈松日日夜夜的坚持和守候。同事们下班走后的办公室很空旷,它是陈松安心投入工作的地方,它也是创新基地的同学们和老师热烈讨论疑难问题的辩论场。学生们围着老师,陈松执笔在纸上画出他们热爱的美丽电路,却总是因为探讨得太过深入而忘记时间。因为回去得比楼管还晚,所以陈松也经常被笑称为“半个楼管”。

2001年,陈松与学生在人民大会堂前合影留念

 

在教23年,也许对其他人来说是一个很漫长且辛苦的过程,甚至会为了经济利益而放弃这份工作。但对陈松来说却不是如此,他23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岗位上,一直享受着教书育人带来的快乐。“我觉得老师主要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培养学生。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辈子做了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至于累,肯定是有的,但我精神上很愉快。”陈松一直在岗位上勤勤恳恳、不忮不求,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就坚守什么,不做庸庸碌碌、汲汲营营的人。

 

迎风有声,亭亭如盖

“我感谢自己的家庭,感谢他们给予我一路向前的动力;感谢学生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我们的培养是相互的;感谢学校和教务处多年的经费支持,他们让我毫无顾虑地奔赴前行的路;感谢同事们对我这古怪脾气的包容……要感谢的人和事真的太多了。”数次回望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陈松都会想起那些为自己撑过伞的人们,然后他接过伞,又为许多人遮蔽着风雨。风雨声中,那挺直的青松显得愈发繁茂和青翠了起来。

陈松正在指导学生科研

 

“谢玉伸是个爱吃排骨和火龙果的孩子,曾经用一个晚上就立马解决了其他学生做了一个月效果都还不明显的风力小车的题,我给他奖励了两顿排骨和四个火龙果。”陈松脸上挂着笑回忆着这位毕业后去了小鹏汽车公司工作的天才少年。

“叮咚”,一条微信信息发来,是谢玉伸。“松哥,我这次听你的,去给祖国出力了。“这次有大动作?”“这次是小动作,还会有大动作。成了就告诉你,不然太丢人了。”陈松笑笑,没有回复下去,可能在心里盘算着这次该奖励谢玉伸多少顿排骨和多少个火龙果,也有可能想着下次和谢玉伸见面时当面和他说一句“老师看好你,你永远都是创新基地的骄傲”。

他对学生向来不吝啬自己的鼓励和赞美,他爱把竞赛得来的经费给学生们购置实践器材,他还曾赶赴深圳为患病的学生筹措善款,一天之内筹集近7.4万余元。他清楚地记得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和特点,也温柔地将自己对学生的爱藏于无数次指导和叮嘱之中。

电子信息专业的唐泽群提起陈松口吻里是满满的钦佩:“松哥就像是一个全才,我们什么都比不赢他,但是我们就是愿意和他一起做任何事。”在陈松的日历里是没有寒暑假的,无论如何他都会待在创新基地陪着没有回家的学生们一起度过严寒或者酷暑。冬季四肢寒凉,他们在休憩时会来一场羽毛球或者乒乓球的大比拼。有陈松老师在的地方,无论再冰冷也都有了家的温暖。夏季易口干舌燥,他们切开清脆的绿皮红瓤西瓜,任由甘甜窜入嗓子眼,这种甜就像极了陈松老师看到学生们一个个成了才脸上泛出的笑容那么甜。

一说起学生,陈松露出欣慰的笑容:“比如说,尹慧精明能干,动手能力强;朱江灿和杨博文能解决很多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有的在985、211的学校继续深造,有的在知名企业大放异彩。虽然我没有为国家做过多大贡献,但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出类拔萃的青年,感觉很有价值。”

暮色四合,创新基地的学生们正认真投入在自己的研究中,17号楼的楼管早已下班回家,但是创新基地办公室的灯仍旧亮着。带着疑难问题的学生推开门,一定可以看见熟悉的那位老师端着热茶,等待着他或他们的到来。秋夜里,三楼的那盏灯的确格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