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低调,是杨珊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听闻要被采访,她满脸震惊连连摆手,“新闻学院优秀的教职工太多了,我排不上名号的。”
但深入聊起教学和学生们,她又侃侃而谈,满心满眼都是对工作的激情和对学生的爱。
她孜孜不倦地学习,追赶前辈的脚步;一次次课堂改革,更新教学方法;与学生深入谈心,收获信任和爱……她说,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永远满腔热爱,站稳这三尺讲台!
学无止境,师者亦为徒
2014年,杨珊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学术型硕士学位的攻读,并选择回到家乡岳阳,来到五大联赛下注·(中国)官方网站,正式开启了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涯。
按照惯例,新闻传播学院会为每一位新入职的年轻教师配备一名“青年导师”,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工作,找准教学方向。杨珊是幸运的,她的青年导师正是新闻学院院长王文锋。本着“教师当以教学为本”的理念,王文锋为这位新人教师定下了一个目标:三年内站稳讲台。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要把自己变成学生。”为了“站稳讲台”这意义非凡的四个字,在最初的大半年里,杨珊在上课之余几乎都辗转于各个教室,从前辈们身上学习教学经验和方法。
半年的观摩学习,也在不断通过课堂进行教学实践,杨珊从一开始躲在讲台后,到小心迈步、尝试走下讲台,到如今亲近学生、游刃有余。一丝一缕,一砖一瓦,她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熔铸出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杨珊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从教3年来,杨珊承担多门新媒体专业课程的讲授,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获得课堂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校级二等奖等。
这些荣誉见证着杨珊超乎寻常的付出。她的学生们谈及她在教学方面的努力与严谨无不赞叹,15级的朱丽同学对杨珊在一次教学比武前的表现记忆深刻,“为了达到最好的讲课效果,老师连续练习了整整一个下午,讲得嘴唇发干、嗓子发哑也没有停下。她每讲一遍都向我们询问意见,但往往还没等我们开口,自己便分析出了问题,然后整个地再来一遍。”
现在的杨珊仍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闻本身就是更新很快的专业,我教授的又是新媒体相关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教育理论必须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发展。”
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以此为契机,新闻学院新增了数据分析、数据新闻相关的课程。为此,杨珊前往华中科技大学,拜在学界专家陈少华的门下担任其助教,跟着他近距离地学习了一个学期。之后,她又去清华大学参加数据新闻相关专业的封闭式培训。一年半的时间里,课上学习内容繁重,课下作业满满当当,但也收获满满。一直在路上,永远怀着“不知足”的心,杨珊并不认为这样的自己忙碌,她只觉得充实难忘。
问及不断进步的动力,杨珊轻语,“学习本就是一个人的旅程,看起来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寂寞。但无论如何,我相信即使是最小的努力也一定会有回报。”
就像岩檐上的滴水,杨珊用年复一年的坚持努力,凿穿面前一层又一层的困难。也许初初成效并不明显,但最终穿石之日,定会引来万众惊叹。
课堂创新,教学需有道
在数据新闻课上,杨珊指了指PPT上的二维码,学生们很默契地拿出手机扫码进入小程序的答题界面,教室里只见一个个飞跃的小手指和间或滴答的打字声。十分钟很快结束,同学们又齐刷刷抬起头。杨珊迅速浏览了下后台,同学们的回答虽然五花八门但都可圈可点,有些观点甚至让她眼前一亮,“潘明科同学刚刚的回答很不错,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就这样,探讨式课堂在“线上+线下”互动平台的助力下更便利了,通过最新技术的运用让教学从知识的单向传输变成了交互式讨论,课堂趣味性大大提升,学生们也乐于参与其中。
“我应该是我们学院最早推广线上+线下课堂互动平台的老师了。”杨珊说,这种新的答题方式相较于课堂点名答题,除了互动性更高,还可以覆盖更多的学生,实时了解大家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时调整讲课进度和方法。
由于专业内容与瞬息万变的社会关系密切,新闻学院的老师们每次上课之前都要“刷新”课件,从知识点到案例重新梳理,这种时刻更新的思维对杨珊的教学思维影响非常大。从教3年来,她也在不断自我更新,改进教学内容、尝试教学新方法,而这个“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正是在这种尝试中产生的。
互联网迅速发展,新媒体渐渐占据传播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杨珊看来,不断更新的“迭代”精神很能体现网络与新媒体这一专业的思想核心,“处于不断流动的、时刻更新的环境中,无论是该专业的学生还是老师,都应时刻保持创新的积极性。”
如今,杨珊依然坚持教学创新,不断尝试课堂教学的新方法。目前她已在8门课程中采取“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教学方法,获评校级精品研讨课1项、课程考核改革3项,教学效果广受认同。
促膝谈心,良师即益友
“关于一对一的心理沟通这个活动,我的印象很深。当时我们班有将近60人,但是她坚持一个一个地聊。她给的意见贴心且实用,几乎是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实际情况来给意见。我大三的时候想做HR,是她给了我信心和决心,让我在这条路上走得坚定。”昔日的学生王洪娟再谈起杨珊老师时,仍是满心想念和感谢。
在担任15级网媒班的班主任期间,杨珊开展了针对所有学生的“一对一深度座谈”活动。她做了一份排期表,将班上60多个同学排好序,然后花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和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为了能和同学们更畅通地交流、给他们更贴切的建议,杨珊还联系了一位专门做大学生人生规划的有名讲师,学习专业的教导方法。这场一对一的沟通活动顺利打开了学生与老师的沟通门阀,泄出了少年心事,也传递了师长的课堂上不易展露的温情。
15级的朱丽很感谢杨珊当时的倾听。她一直是一个不太自信的人,平时少言寡语。但在杨珊的引导下,她敞开了心扉。“珊珊老师非常耐心,一直听着,不曾打断。我的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她给的意见和鼓励。”那次谈话让许多学生感受到杨珊的关注,惊喜之余,更有感动与温暖。
杨珊和学生们一起“头脑风暴”
虽然说“师道尊严”,但师生间也可以有不那么刻板的情谊。杨珊与学生们的相处状态更像是朋友,有一种平等的随性。在工作坊时,杨珊经常会和学生们坐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相处得非常自在。有时候她会因想到了好点子而得到学生们的拍手称赞,但如果她的点子不够好,也会被小组直接否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杨珊一直认为,只有建立了感情上的联结,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责任心是撑起这种感情联结的支柱。只有对学生负责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对社会负责的学生。
杨珊,温润如玉,又恰似一涓细流,不舍昼夜地奔腾着,盈科后进,最终定能绽于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