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扶贫曙光---在希望的田野上绽放

作者:郭云峰   来源:   时间:2017年07月28日 11:51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

湖南省委省政府,省扶贫办高度重视,迅速根据中央的指示部署和开展工作,由省扶贫办、省教育厅牵头的“情牵脱贫攻坚”的主题活动在我三湘大地迅速展开。

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我校高度重视这一活动,学校党委书记李明同志在我们出征前还特意举办了出征仪式暨培训会,鼓励大家在感悟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吹响“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号角。

7月20日我随扶贫队来到了我入驻的第一个扶贫点—平江县梅仙镇三里村,记得出征前学校党委书记、副校长的殷殷嘱托,带着大家的信任与希望在这里我将和我的学生们展开为期五天的扶贫工作。

时间转瞬即逝,今天是我在三里村开展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天了,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我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里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显得自己那么的渺小,情况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严峻很多,不是自己亲身下到基层,我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在这里有一群人是这样的生活着的,他们离我们很近,却又很遥远……他们淳朴善良却对生活的给予无可奈何……他们虽然无可奈何却努力自强不息的与生活做着积极的抗争,他们不愤世嫉俗,不抱怨、不埋怨、努力的存着希望的生活着!

每每结束一天的工作,躺在简陋的木板床上,我总是思绪万千,睡不着!照常理来说,一天的工作下来,顶着炎炎烈日走访几十户贫困户,围着整座山打圈圈开展工作,应该已经是累得趴下的,可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这几天的所见所闻就难以入眠。然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一位越战老兵的贫困家庭。

图为郭云峰老师在何奇龙同志家做认真细致的调研登记工作


这位对国家有着特殊贡献的越战老兵名叫何奇龙,是一位老党员,今年59岁,1981年复原后一直在三里村担任村长,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又在乡镇林场当厂长,2003年开始担任这个村的村支书一直到2013年。从何奇龙的工作经历我们不难看出,革命军人退伍不褪色,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本质!然而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厚待这位59岁的汉子,因为家庭的极度贫困,育有的两个儿子先后都分别外出打工,大儿子2013年南下广东打工至今了无音信,失去联系,大儿媳在生下孙女5个月后,抛下怀里嗷嗷待哺的孩子跑了。小儿子外出江浙打工收入不稳定,居无定所,偶尔才会有个消息传回家,为了节约车票钱,小儿子已经有几年没有回家了。这位汉子扛起家庭的重担,上要赡养年近九旬的老父亲,下要抚养已就读小学的亲孙女,还要担心离家在外的儿子们,而自己的身体却由于战争留下的伤痛,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痛苦,不能干重活,不能晒太阳,可是对于这样的一个农村贫困家庭而言,不干活,不晒太阳,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这位越战老兵,这位老共产党人,这位铁铮铮的汉子被生活累倒了,因为常年的辛苦劳作,突发脑溢血,医院一度下了病危通知单,好在这位被生活打不垮的老兵挺过来了,可能他觉得他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的责任要负,还有太多的事情未完成吧……孙女还小,父亲年事已高……儿子们还没有消息……

图为老党员何奇龙家被洪灾冲塌的房屋

图为越战老兵何奇龙的残疾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越战老兵当年在战场上受过重伤,到现在为止脑部和腿部在战争中遗留下来的后遗症让他越来越痛苦,伤残鉴定为9级,市委书记都曾先后4次去看望慰问过他,现在这位老兵每天都要吃几十块钱的药,维持生命。我和他交谈的时候,他只是讲他的经历,并没有流露出对社会,对现状的不满,还一个劲的说国家没有忘记他,很照顾他,关心他。大病刚愈,6月份的一场洪灾又将他家居住的土胚房冲垮,唯一的值钱一点的“财产”瞬间就被洪水卷走了,无疑给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目前他带着孙女只能挤在老父亲家居住,生活看似没有给这位当年的“英雄”喘气的机会,可是他却百折不挠,拖着大病初愈的身体积极的开展灾后重复家园的工作,靠着养鸡养鸭养猪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平常自家家里连母鸡下的一个土鸡蛋都舍不得吃,因为要拿它换钱,来供孙女读书,赡养老父亲,来买自己每天的必须用药,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可是就是这样的生活,老党员何奇龙依然顽强不屈的积极向上的和艰难困苦的生活做斗争。

从和他的言谈中我感受到他感谢国家感谢党,依然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依然相信希望就在前方。看到眼前的一切,听到耳旁的朴实言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只剩下无声的泪水顺着脸庞滑落……期盼这次扶贫工作的希望曙光能够绽放在这个乡间的田野上!能够让这里的贫困村民都尽早的脱贫致富,也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强盛!(土建学院/郭云峰)